纪宝成



纪宝成1966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商学院,毕业后到湖北省宜昌县工作,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攻读研究生,1981年毕业,获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年至1991年任人民大学副教务长、教务长。

1991年,纪宝成调任商业部(后改为国内贸易部)教育司,担任副司长、司长,1996年至2000年期间任国家教育委员会(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计划教育司司长、发展规划司司长、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办公室主任。

2000年起,纪宝成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商业活动论》(1987年)
《市场学》(1989年)
《商业经济与管理》(1989年)
《市场营销学教程》(主编)(1989年、1995年)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合著)(1992年)
《学者谈艺录》(副主编)(1992年)
《商品流通论-体制与运行》(领衔合著)(1993年)
《国际高等商科教育比较研究》(主编)(1998年)
《岁月诗痕》(2000年、2002年)
《中国商业理论前沿》(参编)(2000年)



“中国教育60年60人”成就奖(2010年)
著作《中国统一市场新论》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经济学一等奖(2009年),每三年评一次
中国思想力人物(2009年)
著作《发展与繁荣人文社会科学》获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一等奖(2007年)
IET—方正大学校长奖(2006年)
中国十大创新英才(2006年)
著作《转型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秩序研究》获中国经济学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05年)
著作《市场营销学教程》(第三版)为核心的“市场营销专业系列教材建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5年)
著作《商品流通论》获国内贸易部优秀教材一等奖(1995年)



教育是产业,但不能产业化(纪宝成:1999年11月2日《光明日报》)
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纪宝成:2009年10月26日“高等教育国家论坛”)
独生子女政策是迫不得已的政策,绝不是一个理想的政策。只要条件改变的话,我们就要尽量改变,把负面影响去掉。从人类的繁衍昌盛、文明延续,从国家的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从家庭的和谐幸福,从任何角度看,只准生一个孩子,都不是一个好的政策。(纪宝成:2008年与2009年连续两年在中国两会上提交相关建议)
重估国学的价值,重振国学,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国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中华文明中的观念文明部分主要是通过国学这种文化形态得以展现并传承的。可以说,国学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培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也深刻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如果我们的心灵中没有诗意,记忆中没有历史,思考中没有哲理,那么,我们的生活将是什么样子?而如果没有国学,所谓诗意、历史、哲理也就失去了大部分源头之水。(纪宝成:2009年6月《人民日报》访谈)
新文化的建设,必须以传统为资源,否则便是数典忘祖,而所谓“建设新文明”云云,也必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纪宝成:2005年6月《南方周末》“重估国学的价值”)
国学在近百年实际上是个衰微的过程。我国的文脉出现了断裂,这就好比一个人的脊椎,一个人的脊椎断了的话,那这一个人就完了,现在要再树立起这个脊梁,延续中国文脉就是要“重倡国学”。(纪宝成:2005年6月“接续文脉,重振国学”)



纪宝成2000年在人民大学继任校长,其后所做的第一件富有争议的事是在次年(2001年)在校内图书馆旁树立了孔子像,由于人民大学特殊的历史背景,此举激起了广泛的争议;其后,纪宝成于2005年5月创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国学院,引起了思想界、学术界的激烈争辩,并事实上推动了大陆社会儒学思潮的回归。2008年,纪宝成等人连续数年向全国人大提交关于恢复传统节假日的议案终获批准,清明、端午与中秋正式被列为法定假日,社会反响亦极其热烈。此外,纪宝成还在各种场合公开发表演讲,倡导珍视传统文化价值,弘扬国学。基于他的这些举动,中国大陆思想界常常把他视为“文化保守主义”的领军人物。
另一方面,纪宝成也被视为中国人民大学当代复兴(被部分人称为“人大中兴”)的关键人物。由于政治原因,人民大学于文革期间停办十年,后在邓小平的主持下于1978年复校,但学校实力大不如前,此后颓势不减,直到纪宝成继任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任期间,无论是在学校硬体建设、还是在学术文化建设上,均有了显著上升。因此,其在校内享有极高的威望,被学生昵称为“纪宝宝”。
另外,纪宝成也是呼吁“海外国企回归A股”的主要人物,同时也大力批评大陆的“教育产业化政策”,因此也被视为大陆新“左派”的代表人物。

2个分类: 人物库 中日大使
关键字: 纪宝成 经济学家 目录
相关条目:
隐私政策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 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 2010-2012